> 文章列表 > 鸟鸣山更幽什么意思(鸟鸣山更幽)

鸟鸣山更幽什么意思(鸟鸣山更幽)

鸟鸣山更幽什么意思(鸟鸣山更幽)

很多人对鸟鸣山更幽什么意思,鸟鸣山更幽不是很了解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!

1、意思:蝉声高唱,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,鸟鸣声声,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。

2、出自南北朝王籍的《入若耶溪》。

3、艅艎何泛泛,空水共悠悠。

4、阴霞生远岫,阳景逐回流。

5、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。

6、此地动归念,长年悲倦游。

7、赏析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,景色佳丽。

8、这首诗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,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,同时也达到了“动中间静意”的美学效果。

9、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,用一“何”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,用“悠悠”一词写出“空水”寥远之态,极有情致。

10、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,诗人用一“生”字写云霞,赋予其动态,用一“逐”字写阳光,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。

11、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,诗意盎然。

12、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。

13、“蝉噪”、“鸟鸣”使笼罩着若耶,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。

14、“蝉噪林愈静,鸟鸣山更幽”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,被誉为“文外独绝”。

15、像唐代王维的“倚杖柴门外,临风听暮蝉”,杜甫的“春山无伴独相求,伐木丁丁山更幽”,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,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首创。

16、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,不禁厌倦宦游,产生归隐之意。

17、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,十分自然和谐。

18、此诗文辞清婉,音律谐美,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。

19、本诗写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见所闻,并于含长久长久羁留他乡的思归之念。

20、扩展资料:译文及注释译文小船畅行在若耶溪的溪水中,远远看去像是要与天际相接。

21、远处的山峰北面生出层层云霞,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。

22、蝉噪阵阵,林间愈见寂静,鸟鸣声声,山中更觉幽深。

23、这样美好的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,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。

24、注释若耶溪:在绍兴市东南,发源于离城区44里的若耶山(今称化山),沿途纳三十六溪溪水,北入鉴湖。

25、早年,上游流经群山,下游两岸竹木丰茂,是一处非常优雅的旅游胜地。

26、艅(yú)艎(huáng):舟名。

27、大船。

28、泛泛:畅行无阻。

29、空:指天空。

30、水:指若耶溪阴霞:山北面的云霞。

31、若耶溪流向自南而北,诗人溯流而上,故曰“阴霞”。

32、远岫(xiù):远处的峰峦,这里指若耶山、云门山、河山、陶晏岭、日铸山等隐现的高山。

33、阳景:指太阳在水中的影子;“景”是“影”的本字。

34、回流:船向上游行进时岸边倒流的水。

35、噪:许多鸟或虫子乱叫。

36、逾:同“愈”,更加。

37、幽:宁静、幽静归念:归隐的念头。

38、长年悲倦游:诗人多年以来就厌倦仕途,却没有归隐,以此而悲伤。

39、倦游:厌倦仕途而思退休。

40、应该是“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”。

41、意思是:蝉声高唱,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;鸟鸣声声,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。

42、出处:南北朝·王籍《入若耶溪》原诗:艅艎何泛泛,空水共悠悠。

43、阴霞生远岫,阳景逐回流。

44、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。

45、此地动归念,长年悲倦游。

46、译文: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,天空倒映在水中,水天相和,一起荡悠。

47、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,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。

48、蝉声高唱,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;鸟鸣声声,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。

49、这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,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。

50、扩展资料《入若耶溪》赏析:在这首古诗当中,最出色的是“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”两句,典型的以动显静的手法,用“蝉噪”和“鸟鸣”来衬托山林的幽静,也就使得山林更为深沉。

51、这一手法乃是王籍所创,对后世的影响极大。

52、这首诗产生于唐诗鼎盛期之前,却在格律上、对仗、押韵等方面已经初步具备,而且诗歌意境也很有山水田园诗的风采,实在是开启盛唐诗歌的一首奠基之作。

本文【鸟鸣山更幽什么意思(鸟鸣山更幽)】到此讲解完毕了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
指纹锁大全